6月29日,新闻传播学院在会议室召开了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点建设工作推进会。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学科带头人、教研室主任和硕点建设相关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党总支书记王全胜主持。推进会上,王全胜传达了校领导就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点建设工作推进工作进行调研的情况,从专业方向凝练、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系统梳理了问题,并对进一步完善硕士点建设管理机制提出了具体部署和明确要求。副院长李军对下一阶段硕士点建设主要工作任务作了具体安排,他提出各专业方向负责人要以学科特色为统领,充分整合有利资源;重点做好教师团队的培养,定期开展建设成果的统计工作;对照立项建设条件,寻找差距,梳理问题,明确提升目标;与其他高校做好对接与合作,积极推进硕士点建设工作。就今后一段时期的硕士点建设工作,王全胜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认清形势,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二是深化改革创新,有效激发内生动力;三是聚焦重点工作,强化责任落实。在认真梳理建设现状基础上,明确重点建设任务和责任人、制定指标完成时间和进度表,真正体现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用务实的作风、奋进的状态狠抓工作任务落实,全力以赴争取良好的硕士点建设成效。(撰稿、摄影
6月29日上午,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李军、学院毕业班班主任,一起走访毕业班宿舍看望同学,和毕业生们进行了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李军认真了解了毕业生目前的工作签订状况、离校时间及去向,还仔细询问了毕业生的宿舍生活情况,关注大家在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同时督促同学们办理好各项离校手续,离校后要注意安全。走访过程中,同学们也纷纷表达了对母校的感恩与不舍,表示将谨记老师们的教诲,用实际行动回馈母校。最后,李军副院长鼓励大家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继续努力,祝大家毕业快乐,常回母校看看。(撰稿、摄影:高碧瑶)
为积极推进学院专业建设,构建实践育人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地方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能力,了解县级融媒体发展建设情况,6月18日上午,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周宁、教师张臻年及学生代表一行六人考察调研舟曲县融媒体中心。舟曲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添芬、舟曲县融媒体中心主任冯晓宏及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舟曲县融媒体中心的发展历程、平台架构、工作流程、系统运行和资源整合等方面的情况,考察组一行参观了舟曲县融媒体中心云平台系统,该系统分为12个板块,借助多样化的传播渠道和形式,将新闻资讯、政务服务、公共服务等方面信息汇聚分发传播给受众,实现了资源、内容和宣传的互融,达到了上联“天线”、下接“地气”的传播效果,让信息触角更加接近群众。随后学院师生与舟曲县融媒体中心工作人员进行探讨和交流,咨询了解融媒体中心组织架构情况,以及中心运行机制与模式,交流了县级融媒体中心人才队伍建设对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启示。本次考察,了解到舟曲县融媒体中心的建设发展现状和地方对媒体人才的实际需求,对不断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撰稿:石鹏太摄影:段生宇)
6月16日上午,校长郑伟强、党委委员、发展规划处处长薛怀庆及发规处工作人员到新闻传播学院就硕士点建设工作推进情况进行调研。新闻传播学院领导班子成员、专业负责人、教研室主任、办公室主任及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新闻传播学院党总支书记王全胜主持会议。会上,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李军就学院硕士点建设推进情况做了详细汇报。他表示,学院率先制定硕士点建设推进方案,将硕点建设任务分解和细化,责任到人,全员参与,并邀请省内兄弟院校教指委专家多次论证后,从本学院专业建设实际情况出发凝练出三个方向,分别是数字记忆与区域文化传播、创意策划与影像制作、新媒体采编与运营方向。谈及学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大力推进内涵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与差距时,他指出,学院师资团队建设上要加大柔性力度引进博士人才,科研团队建设要以“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申报建设工作为契机,成分发挥专业负责人、教研室主任、教师党员等“少数关键”的作用数量有突破,质量有提升,从而加强国家级和省部级的科研项目培育与申报。校长郑伟强在听取汇报后对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点建设的各项工作表示肯定,并提出三点希望和要求:一是进一步按照硕点建设标准完善任务清单,明确领导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根据《中共兰州文理学院委员会关于开展是的专题教育的通知》要求,6月10日下午,新闻传播学院在会议室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开展师德教育专题学习。会议由学院党总支书记王全胜主持。会上,王全胜传达了《中共兰州文理学院委员会关于开展是的专题教育的通知》精神,并对贯彻落实师德专题教育工作提出要求,一是要提高认识,旗帜鲜明地开展师德专题教育活动,确保全院教师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涵养高尚师德;二是要强化“四史”学习教育,落实 “四史”学习作为广大教师思想政治“必修课”的要求,充分激发教师学习内生动力,做到不忘历史、不忘初心,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三是强化新时代师德规范,确保每位教师知准则、守底线;四是要积极学习师德优秀典型,讲好师德故事,用榜样传递师德的力量;五是要将师德专题教育与学生思政教育相结合,与学院重点工作和应用型新闻人才培养相结合,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学做融合,养成行动自觉,弘扬高尚师德,潜心立德树人,确保学院高质量发展。随后,王全胜组织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个牢固树立”、“四有”好老师、“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持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6月10日下午,新闻传播学院开展从党报党刊中学“四史”活动第二次学习交流。学院全体教师党员以及无课教师参加学习交流会,会议由党总支书记王全胜主持。会上,根据学院从党报党刊中学“四史”活动方案安排,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党员代表杨玮、陈睿姣老师分别进行了交流分享。杨玮老师选取《深圳特区报》刊发的陈锡添《东方风来满眼春——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纪实》一文进行了交流。这篇由当年深圳特区报记者陈锡添采写的长篇通讯,全景式生动地记录了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的所行、所思、所讲,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史上的标志性文章,在中国新闻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页。今天,我们再通过这篇通讯重温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就是要激励为改革开放事业而不懈奋斗的人们,牢记邓小平同志的殷殷嘱托,就是要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锐意进取,勇于担当,不断创造新的经验、新的奇迹,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宏伟事业不断推向前进。陈睿姣老师作了题为《从觉醒年代中谈党史》的主题发言,她分享到《觉醒年代》深刻地揭示了
为喜迎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更好地重温红色经典,传承红色基因,进一步激发全体师生学党史、知党恩、跟党走的坚定信念,兰州文理学院声动文理团队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通过声音的二度创作,再现了《南梁红色故事》中催人奋进的革命情怀,为党的100年华诞献礼。《南梁红色故事》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全书共46章。生动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领导根据地党政军民,在艰难险恶的革命斗争环境中为创建红军根据地和苏维埃政权,为巩固扩大陕甘革命根据地和迎接党中央和长征红军落脚陕甘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此次《南梁红色故事》录制活动由新闻传播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教研室发起,教研室老师通过产教融合,将学党史,讲红色故事引入项目化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为了保证节目制作的品质,制定了统一的录制标准,严格执行三审制度,保证节目制作整齐划一。《南梁红色故事》的音频近日已在兰州文理学院“校园之声”广播台播出,带领全校师生重温建党百年的重要历史事件,引领校园风气,营造学党史的浓厚氛围。同时,《南梁红色故事》的音频将会作为声音档案永久保存和在课程思政中使用。从1921年至2021年,中国共产党走过了风风雨雨,站在了时代之巅,屹立而又挺拔。
为进一步提高我院2018级学生的考研热情,明确考研目标,掌握相关考研技巧,了解更多考研信息,2021年6月1日新闻传播学院有幸邀请到了来自菲律宾永恒大学的李丽娜博士为大家进行了考研经验分享。在本次活动中,李博士以自身的考研经历和心路历程为当下的考研学子点亮明灯,整个活动期间气氛活跃,互动良好。会上,她详细阐述了明确考研目的、形式与方法的重要性,通过讲述当下最新的考研政策,帮助考研学子解决了诸多考研过程中的困惑,提供了实用经验,激发了考研学习的动力,有效促进了我院考研引导教育的实效性以及良好学风的建设。(撰稿:肖山摄影:谈玉红、张英)
2021年6月1日下午,湖北文理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刘群院长一行三人莅临我校召开研究生招生宣讲会。本次宣讲会由我校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李军主持,湖北文理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博士毕翔主讲,来自我校新闻传播学院与文学院的众多考研学子认真聆听了本次宣讲会。宣讲会上,毕翔博士向大家作了湖北文理学院院校简介、招生专业以及奖助政策的解读。毕翔博士首先介绍了该校的地理位置——位于山水名城、湖北省城副中心的襄阳,并循循善诱地讲述了襄阳历史上的名人,借此体现襄阳学府培养学生成才成脊的崇高学风。随后,他向大家分享和展示了风光旖旎的校园美景以及校内浓厚的学术氛围:湖北文理学院坐落隆中山下、淡泊湖边,校园环境明净淡雅,校内人文气息浓郁。会上,毕翔博士重点介绍了该校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中国语言文学学术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硕士。分别对学位点办学特色、培养目标、专业方向以及该校奖助政策进行讲解,鼓励大家踊跃报考湖北文理学院。会议接近尾声,刘院长向在场的考研学子强调了“选择”的重要性,尤其是第一志愿选择的重要性,劝勉大家充分了解考研调剂规则,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宣讲会结束后,李军副院长带
为规范做好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根据学校关于毕业论文(设计)管理规定的有关要求,新闻传播学院于2021年5月24日—2021年5月26日开展2021届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本次答辩共有213名毕业生参加,分成5个答辩小组,每个答辩小组由6位答辩委员和1位答辩秘书组成。答辩工作分多个小组同时进行,按照答辩的程序,首先由学生进行论文(设计)简要陈述,包括选题、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创新点,然后由答辩小组老师针对论文写作框架、研究内容、论文(设计报告)写作规范等各方面进行了详尽的评述,并对论文(设计)进行严格、认真审查,详细指出论文(设计)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改进意见,特别强调了论文(设计)的格式规范问题。毕业论文(设计)是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学生专业知识、综合素质与实践创新能力的全面检验,也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新闻传播学院高度重视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组织成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传达学校关于毕业论文(设计)有关工作的统一要求和学院的具体管理规定,切实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撰稿:张臻年)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院士在长沙逝世,举国哀悼,纵使稻香阵阵,炊烟袅袅,也写不尽思念,数不尽哀情。2021年5月25日下午,为纪念袁隆平院士,19级数字出版班在班主任杨梦玫老师的组织下,结合创意云文字设计的课程内容开展思政课教学活动,主题为致敬袁隆平院士。课堂上同学们对袁隆平院士的逝世表示万分沉痛,并对袁隆平院士一生的贡献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杨梦玫老师与同学们一起回顾袁老一生,用最能代表袁老一生及其奉献精神的20个词语,运用自身实践能力,采用云文字设计的形式表达了对袁老一生的尊崇和怀念。在此次缅怀英雄的课程思政教学活动中,同学们设计制作的创意云文字作品,充分展现了“情”与“形”的结合,最后,通过对优秀作品的展示传达了同学们对袁老最真挚的情感,以及同学们对于袁老美好精神的追求与向往。通过这次活动,杨梦玫老师不仅鼓舞了同学们的专业自信,也增强了同学们的民族责任感和家国情怀。而这次宝贵的课程思政活动也会在19级数字出版班全体同学的心里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将会激励着他们秉承袁老之志,谨记袁老教诲,肩负时代责任,奋发进取,实现
5月25日至5月26日,新闻传播学院邀请学校招生就业处马红老师深入班级为我院2021届毕业生举行了三场就业指导政策解读专题宣讲会。学院领导班子成员、毕业班班主任、就业指导老师和全部毕业班师生参加了宣讲。宣讲会上,马红老师现场调查了我院2021届毕业生就业签约情况及当前就业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难,向同学们强调了就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分析了当下的就业现状并就如何做出合理、正确的就业选择提出指导性意见。马红老师指出,毕业生要明确自己的定位,认清就业形势,确定求职目标,做好预期管理,及时做好就业准备。同时,要紧扣官方就业渠道,珍惜学校和学院为毕业生提供的各类就业机会,充分发挥政策优势,力争每位毕业生都能圆满就业。马红老师强调,今年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就业工作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就业压力仍不容小觑。同学们要尽早认清形势,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先就业后择业。此外,学校也将为2021届毕业生再次开展一系列就业指导宣讲活动,并将于近期在学校举行大型的毕业生专场双选会,希望各位毕业生及时关注学校和学院的通知,准备好个人简历,积极参加相关招聘活动。会上,马红老师还向各位同学介绍了毕业生就业系统填写的具体流程及注
5月20日上午,新闻传播学院在学院会议室组织召开传媒专业学习考察汇报会,学院全体无课教师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党总支书记王全胜主持。会上,王全胜首先组织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他强调要充分发挥学科专业的特点和优势,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解读、研究、宣传不断深化。随后,副院长周宁传达了学校关于修订2021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并对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要求、培养目标、毕业要求以及培养制度等进行了具体讲解。为进一步强化应用型办学,彰显学科专业特色,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构建符合学校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的人才培养体系,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全媒题融合人才。近日,学院传媒专业学习交流考查组先后赴西安邮电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河北传媒学院与山西传媒学院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学习交流活动。围绕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周宁表示此次考察学习了解到了国内高水平新闻传播院校的办学经验和专业特色,对于我院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他指出,要将这次考察看到的、听到的、学到的先进做法和经验与学院工作实际紧密结合,进一步开拓思路、创
5月20日上午,为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引导党员把“四史”学习教育与学科专业紧密结合,新闻传播学院开展从新闻报道中学“四史”活动并进行了第一次学习交流。学院全体教师党员以及无课教师参加学习交流会,会议由党总支书记王全胜主持。会上,副院长李军对学院开展从新闻报道中学“四史”活动做了动员部署,他表示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把握重要时间节点,深入开展学习研究,利用丰富资源开展“四史”学习教育。在教工党支部中,通过开展从新闻报道中学“四史”活动进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教学研讨,推进课程思政案例库建设,用新闻人特有的“四史”教育手段和方式彰显党的初心使命,同时充分树立身边典型和先进榜样,充实“四史”学习教育内容。各支部学习内容和工作有所侧重,争取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推出一批独具专业特色的文艺作品和党史宣传作品。随后,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党员代表赵英丽、罗绮老师进行了交流分享。赵英丽老师作了题为《讲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新闻报道经典案例》的主题发言,她根据“四史”学习教育的具体要求,结合新闻传播学科的特色与中国新闻事业,聚焦1956年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