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学校2020届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安排和《新闻传播学院关于做好2020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的通知》,新闻传播学院于2020年6月2日至6月4日举行了2020届本科生毕业论文答辩,共170余名毕业生参加了此次答辩,学院教师分为4个组参加论文答辩的指导工作。学院高度重视毕业论文答辩工作,精心安排,严格要求。答辩过程中,同学们态度认真,准备充分,能够以流畅的语言、清晰的逻辑对论文及设计的主要内容和核心观点进行阐述。答辩小组的老师认真听取学生陈述,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并提出相应的修改意见。由于疫情的影响,学院对个别不能返校的同学采用了在线视频答辩。本次毕业论文答辩全面检查了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情况,考察了本科阶段学生对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实践操作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的独立实践和综合运用能力,是学生们对大学学习成果的总结,也为毕业生们的继续学习和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新闻传播学院将及时进行工作总结和交流反馈,做好后续相关工作,进一步规范完善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工作。(撰稿:王卓然)
由兰州文理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和甘肃德美集团联合摄制的以宣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为主题的纪录电影《最美逆行者》近日拍摄完成。该片根据兰大二院王琛院长抗疫日记改编,从奋斗在抗击疫情第一线的一对基层医务人员夫妻的视角出发,讲述不忘初心、勇敢逆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感人故事。影片反映了在抗击疫情的斗争中,甘肃省援鄂医疗队逆行在路上,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展现中国全民互助、共克时艰的平凡与伟大。自疫情爆发以来,新闻传播学院高度重视、严密部署,坚持“四个统筹”,全力做好抗疫宣传工作,积极发挥传媒学科专业优势,深入挖掘抗击疫情的先进典型,用身边人、身边事传递温暖和感动,着力营造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硬仗的良好舆论环境。近年来,新闻传播学院紧紧围绕传承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主旋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甘肃元素讲好甘肃故事,贯彻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发展要求,不断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切实推进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落地实施。(撰稿:王卓然)
2020年5月20日,兰州文理学院新闻传播学院青年教师王润博所授课程《新闻深度报道》的在线课程在腾讯旗下的“腾讯企鹅新媒体学院”正式上线发布,并于当日展开全网推广,这是兰州文理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校企合作结出的又一硕果。据悉,兰州文理学院为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不断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与国内互联网企业翘楚腾讯共谋校企合作和人才创新培养新契机,双方将依靠各自在内容、技术、学术、资源等层面的优势,共建新媒体实践课程与传媒领域科研项目,打造内容领域校企合作新标杆。据介绍,本次入驻腾讯“企鹅新媒体学院”的在线视频课程《新闻深度报道》自2019年4月开始拍摄录制,并于2019年12月全部录制完成,本课程在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教学计划中,是在《新闻采访与写作》课和新闻实践基础上开设的课程,它的显著竞争力是理论概括的深度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力度共同融合的实操性第一的新闻学必修课程。《新闻深度报道》课程主要针对新闻传播类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在《新闻采访与写作》与《新闻评论》系统学习的基础上,对深度报道的新闻报道思维及报道方式有专门的学习研究,认知与训练,同时在对各类专业深度报道的基础上,对各类专业报道的知识与
5月11日下午,新闻传播学院在会议室召开广播电视学专业申请学士学位授予权材料研讨会,学院党总支书记王金寿、副院长李军、以及广播电视学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会议。会上,副院长李军传达了学校2020年新增学士学位授予专业审核校内预答辩会上对广播电视学专业在汇报中存在问题的反馈和修改建议,并强调了自评报告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评审材料下一步的准备工作。随后,各位老师对广播电视学专业申请学位授予汇报材料进行了集中研讨,认真查阅相关申报资料、汇报PPT,主要从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学情况、师资队伍建设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对汇报内容提出了全面地整改意见和建议。最后,党总支书记王金寿对申报材料、汇报内容有关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对汇报PPT、汇报方式与方法给予了指导。学院高度重视学士学位授予工作,根据校级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务处及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负责人的意见,结合广播电视学专业特色,完善汇报内容和申报材料,并以此为契机,认真总结专业成立以来的成效与问题,立足专业长远发展,制定专业今后建设的规划和任务,提升专业内涵和质量。(撰稿、摄影:王卓然)
2020年5月7日下午2点半,新闻传播学院各教研室主任、实验中心主任、全体坐班人员在学院会议室召开新闻传播学院2020年“云校庆”工作推进会,王金寿书记、刘锐院长和李军院长出席并主持会议。会上,王书记传达了学校校庆办公室关于《兰州文理学院“云校庆”方案》的通知精神,以及各部门、院系承办和组织校庆活动的有关要求等,按照校庆办公室工作安排,积极响应国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号召,避免大规模人员聚集,同时营造校庆活动氛围,进一步凝聚人心。王书记介绍校庆系列活动将以“云校庆”方式展开,通过“云庆典”仪式和“云校庆”特色两个板块,展示我校办学精神。会议强调,学院要把70周年校庆工作当作近期的重点任务来抓,动员全院教职工积极行动起来,有效利用在线平台展示学院近年来的发展创新成果。同时,学院还承担开场表演录制;升国旗、唱国歌录制;“云庆典”仪式议程、节目的录制、剪辑与后期制作;校园建筑、人物、雕塑、花草、夜景等图片收集,并美化上传等任务。会议上李院长安排各项任务细则,落实到人,并强调各项活动的负责人要切实担负起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实施工作,保证高效有序地推进校庆活动的开展。最后,各工作组就各自负责的校庆工作
为保证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持续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结合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学实际,新闻传播学院以“上好在线课程”为竞赛理念,于4月13日至4月24日期间举行了在线课程教师教学竞赛,共有40名教师参加。参赛教师在教学设计上体现出了对教材、学生和教法的精心准备,在教学中授课脉络清晰、重难点突出,在师生互动的设置等方面亮点频现,展现了我院教师对在线教学工作的深入探索和实践创新。经过在线课程教师教学竞赛小组成员的严格评审,此次竞赛共评选出14位优秀教师,并推荐苏剑青、王颖哲、王晔、刘静4位老师参加校级决赛。此次竞赛做到了线上教学教师全覆盖,充分体现了新闻传播学院对于在线教学的高度重视。学院实现以赛促教,充分发挥教学比赛在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中的引领示范作用,激发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引入并掌握先进教学方法,为提升线上教学质量和效果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撰稿:王卓然)
为加强新进教师线上教学经验交流,搭建在线教学交流平台,全面提高新进教师教学水平和在线教学质量,4月14日至21日,新闻传播学院在1-618教室举办了三场新进教师教学展示课活动,学院领导和教研室主任现场观摩,无课教师在线观看。李佳贤、王睿文、史双喜三位老师在现场通过钉钉视频会议及直播方式进行了《艺术概论》、《实用美学》、《新闻网页设计》课程的在线授课。三位老师依据课程特点,选取了合适的平台进行线上教学,分别采用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及创新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结合起来,重视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此次展示课为新进教师提供了交流与学习的平台,有利于新进教师创新在线教学方法、提升在线教学质量。学院将继续重视新进教师的教学和职业发展,深入实施新进教师素质提升计划,积极搭建平台,促进新进教师综合素质提升,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为保证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加强过程管理,根据《兰州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规程(修订)》的要求,结合《新闻传播学院2020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方案》的安排,新闻传播学院组织各专业对2020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进行了中期检查。中期检查重点对每位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进展情况和指导教师的指导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认真研究,细化线上线下各环节各阶段工作任务。通过此次检查,进一步督促了学生毕业论文(设计)保证进度、强化质量、提升实践和创新能力。学院通过多方措施有序推进2020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做到落实到位、管理规范,为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质量的提升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撰稿:王卓然)
为确保在线教学标准不缩水、教学质量不降低,积极探索在线教学创新模式,共享和交流在线教学经验,新闻传播学院于3月31日、4月7日继续开展线上教学示范课活动。杨玮、王晔两位老师通过钉钉视频会议及直播方式进行了《摄像》、《新闻作品赏析》课程的在线授课。两位老师分别从教学设计、课堂把握、教学方法和在线教学技巧等方面进行了很好的教学示范。示范课上,老师们通过融入抗疫思政教育,热点新闻事件,疫情期间日常生活摄影等,有效提升了同学们在线学习的获得感与沉浸感。学院领导和教研室主任现场观摩,无课教师在线参与示范课学习,了解教学效果,分享学习心得,相互切磋,共同提高。自开学以来,学院线上教学工作整体运行良好,所有任课教师都能够充分利用新理念、新技术,不断调整和完善网络教学技能,注重教学科研相结合,努力探索在线教学创新模式,不断提升学院教育教学水平。(撰稿、摄影:张臻年)
4月3日上午,副校长张焱深入新闻传播学院就在线教学开展情况、招生计划、毕业生就业等方面开展调研,招生就业处处长李红梅、教务处副处长张莉陪同调研。新闻传播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参加了座谈。王金寿书记汇报了开学以来学院开展网上教学,毕业论文指导,招生就业等方面的工作,重点汇报了今年学院教学工作的安排。新闻传播学院以本科评估整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一流课程建设为目标,进一步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内涵建设。本学期计划重点完成广播电视学学位评估、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建设与申报、巩固本科评估成果、持续加强教学改革等工作。毕业生就业工作方面,召开就业工作推进会议,摸清毕业生就业意向,宣传就业形势,积极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广泛动员毕业生积极参加网上招聘。统计考研情况,积极做好复试面试的定向辅导。张焱副校长听取汇报后对学院的各项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强调要切实统筹抓好当前各项重点工作,进一步加强督促检查的力度,加强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加强课程考核管理、加强督察,切实提升在线育人实效。同时,要高标准、严要求、全覆盖推进学生毕业和就业工作,避免出现毕业论文指导脱线、降低标准、咨询工作跟不上等问题。(撰稿:王卓然
为保证学院2020年就业工作稳定有序开展,4月1日晚上,新闻传播学院通过钉钉会议召开202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会,部署安排疫情防控期间2020届毕业生的学生就业工作。学院领导班子、各毕业班班主任和学院就业工作人员参加会议。刘锐副院长在会上分析了今年的就业形式,指出今年毕业生就业环境依然严峻,又受到疫情影响,很多单位的招聘都转为线上招聘,各毕业班班主任要通过钉钉等软件及时召开班会,给同学们分析就业形势并及时传达相关政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网络招聘,积极适应新变化和新形势;要加强安全教育,提醒学生提高安全防范意识避免在找工作过程中上当受骗。刘锐副院长要求各毕业班班主任在4月3日之前召开班会,要求本班学生积极参加4月3日的线上招聘会;并对本班学生的考研、就业情况进行再次摸底,为下一步学院有针对性制定计划、推进就业工作打下基础。李军副院长强调各位班主任要督促学生按照时间节点完成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关于毕业生的重修、补考等工作提醒学生及时关注相关通知按照要求进行;在就业工作方面,各位班主任要和学生多交流,做好做实班主任相关工作。王金寿书记最后指出,学院在2019年的就业工作中被评为就业先进集体,
为进一步规范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在线作业的布置与批改,全面展示学生线上学习的成果,提升在线作业的质量,巩固在线教学效果,近期,新闻传播学院组织开展在线优秀作业展评活动。评展活动得到了学院各专业各年级的积极响应,各班级推荐出摄影、摄像、课堂笔记和课后文章等多种类型的优秀作业参与展评。活动中,展评的学生作业内涵丰富、形式精美、设计别出心裁、聚焦热点、书写认真,展现了良好的学习、研究态度。本次展评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钻研专业的主动性,培养了他们发散思维、积极实践的学习态度,达到了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为今后规范教学、巩固教学成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最后,学院领导强调各教研室要认真研讨学生在线作业的布置和批改方式,结合学科实际,在线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做到科学设计,精心布置, 细心批改, 反馈及时, 方法有效。(撰稿:王卓然)
(我院在线课程资源共享)疫情期间,为保证线上教学质量,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保障线上教学秩序平稳运行,我院不断促进线上教学管理规范,于近期以教研室为组织单位,积极开展优秀网络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活动。我院积极探索教师网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教育教学模式,优化资源配置、发挥综合优势、促进育人合力,形成“统筹布局,一体发展,统分结合,各具特色”的教学理念。围绕创建一流专业的办学目标。努力适应新格局下的教育教学需要,以教研室为单位,组织各专业建立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机制,以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全面落实线上资源共建共享。通过系统设计,统筹协调,重点突破,扎实推进,就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对于线上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对线上课堂训练环节的开展进行积极讨论,以共同设计出多样、灵活的教学形式和丰富的教学手段。此次活动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教学能力建设等层面都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赢得了全院师生的广泛好评。(撰稿:王睿文)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肆虐全国,武汉成为疫情防控的中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的医护人员分批奔赴湖北,全力支援武汉,甘肃省的医护人员更是“疫”不容辞。如今,武汉的疫情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援鄂的医护人员也分批撤离,虽然这些白衣天使已安全离开了武汉,但是他们动人的故事却永远书写在了中国大地,通过他们勇敢无畏的行动让我们看到了医者的仁心与大爱。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今天,来自社会各界的视频、图片与声音都在讲述着白衣天使“最美逆行者”的故事。前不久,新闻传播学院18级播音与主持班的同学们接到了甘肃省委宣传部的一项特殊任务,让大家用自己的声音讲述甘肃援鄂医护人员的日记,同学们在学院专业老师的带领下迅速投入开始了这项艰巨的任务。为了能让“声音日记”尽快与听众见面,指导老师和参录的同学们加班加点,每天工作到深夜,为了更准确的表达医护人员的内心和情感,老师精益求精,同学们认真创作,不敢有一丝懈怠和马虎,不满意就推翻重录,一遍遍……直到满意为止。通过声音的讲述,同学们身临其境、感同身受,那一幕幕救护的场景、那一张张被口罩勒出印痕的脸庞、那一个个忙碌的身影似乎就在眼前,这一颗颗滚烫的文字,让我们浸润其心,如沐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