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下午,新闻传播学院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副校长张金尧、党委宣传(统战)部长师克谦列席旁听,学院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党支部书记及教师代表参加会议。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的回信、给中国传媒大学全体师生的回信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学院班子成员和教师代表分别结合自身工作进行了交流发言。师克谦部长对会议开展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此次学习会准备充分、主题鲜明、学习内容密切贴合学院实际,达到了通过学习研讨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目的。同时,他对学院理论中心组学习提出建议和要求。副校长张金尧进行党的二十届三中
为进一步拓宽学术视野,加强校际交流,同时为广大有意向深造的学子提供全面、准确的研究生招生信息,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携手兰州文理学院新闻传播学院,于10月17日在文昌楼学术报告厅303会议室成功举办了2025年研究生招生宣讲会。宣讲会上,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导师祁媛副教授与王玉副教授以其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深厚的学术功底,向与会师生深入剖析了新闻传播学科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为学子们勾勒出一幅幅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学术蓝图。同时详细介绍了西北民族大学在招生政策、专业设置、师资力量、科研平台、研究方向、就业前景等多个方面的情况。祁媛副教授特别指出,学校拥有多个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学科,师资力量
9月26日,中国传媒大学建校70周年校庆活动隆重举行,兰州文理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教师代表参加了相关国际学术论坛活动,帮助教师拓展学术视野,提高科研能力。自2020年中国传媒大学对口支援兰州文理学院以来,中传为我校学科发展、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诸多帮助。本次校庆期间,中国传媒大学主办了中越新闻传播高等教育对话论坛和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国际学术论坛,新闻传播学院积极抢抓这一难得机会,安排教师代表弥建立博士、陈锦航博士参加了以上论坛活动,两位教师了解了中越新闻传播教育国际合作的好经验和做法,学习了美国、英国等国人工智能的相关研究热点话题。 撰稿:王卓然
9月26日下午,新闻传播学院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校党委书记苟永平在学院调研时的讲话精神,同时紧密围绕讲话精神对学院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学院班子成员、全体教职工参加会议。会议由院长李军主持。会议指出,苟永平书记的讲话充分肯定了近年来学院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对新闻学国家级一流专业、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点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殷切期望,充分体现了苟永平书记对办好新闻传播学院的系统思考和科学把握,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和针对性,为新闻传播学院长期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会议要求,苟永平书记指出要按照胡昌升书记调研我校时提出的“在化育成人上打头阵、在赋能文旅上建高地”指导
9月25日上午,校党委书记苟永平到新闻传播学院调研指导工作,与新闻传播学院领导班子和教师代表座谈交流。苟永平听取了学院负责人就学院的基本情况、党建工作、教学科研成果、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工作等方面进行的汇报,对学院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和实践教学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和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苟永平指出,新闻传播学院建院十年,整体呈现出发展快、成效好、后劲足的态势。学院要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和治理能力。要求学院在以下四个方面继续努力:一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院要围绕胡昌升书记调研我校时提出的“在化育成人上打头阵、在赋能文旅上建高地”指导要求,结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好地将思政育人与专业课程有机融合,并为学校教学比赛选拔优秀选手,2024年9月5日,新闻传播学院举办2024年度“课程思政”教学竞赛,学院45周岁以下专任教师参加比赛活动。比赛由副院长胡源、刘静主持,学院教学督导组成员担任评委。参赛教师从学情和课程特点出发,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通过巧妙设计和精彩讲解,展示了各自的教学风采、专业能力和育人能力。赛后,专家评委对参赛教师进行了专业细致地指导并进行了评分。此次活动营造了“以赛促教”、“以赛练兵”的浓厚氛围,锤炼了青年教师的教师理论水平和教学基本功,也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学院加强质量文化建设,培养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
9月5日下午,新闻传播学院在会议室召开了庆祝第40个教师节座谈会。会议由党总支书记主持,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全体教职工参会。会上,岳朋瑞书记代表学院领班子向新闻传播学院辛勤耕耘在教育一线的各位教师致以最诚挚的节日问候和崇高敬意!会议围绕“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主题,共谈心得感悟、共享育人经验。会议指出,学院教师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做好教育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无怨无悔当好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一要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持续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二要立德树人,弘扬师德。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用心
2024年7月10日至7月23日,新闻传播学院“万千气象看甘肃”社会实践观察团17名学生进行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在学校宣传部和校团委的协调下,通过新闻传播学院强有力地组织,由专业老师刘静带队,对岷县、静宁县、成县、甘谷县进行了采访调研。团队成员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民亲切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走进村两委,与村支书深度对话,探讨未来愿景;探访农村合作社,与负责人充分沟通,了解产业发展路径,同学们将所见所闻与所学专业相结合,拍摄制作了七集系列节目《我眼中的乡村振兴》,他们用镜头描绘出了甘肃乡村振兴的全景画卷。七集短视频每集一个主题,从多个角度呈现出了我省乡村振兴的辉煌成就。《和美乡村唐家
8月24日,新闻传播学院在会议室召开了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新学期工作部署会。会议由党总支书记主持,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全体教职工参会。会上,组织学习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院长李军传达学习了学校党委理论中心组(扩大)会议精神,结合学校重点工作安排部署学院新学期工作,并要求全体教职工凝心聚力,做好教学科研学生管理等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点建设等重点工作。会议指出,一要持续组织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增强政治意识和责任感,全面提升能力素质,积极履行职责使命。二要聚焦学院重点工作任务抓落实。要按照校党委工作要求和学校重点工作安排,深入推进学院教学、科
盛夏的甘肃成县乡村间,青山如黛,绿水生烟,处处涌动着蓬勃发展的生机。7月15日至18日,兰州文理学院新闻传播学院“万千气象看甘肃”爱国教育实践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走进成县美丽乡村,用青春的视角观察和记录乡村的发展成就,助力乡村经济文化发展,实现知识服务社会的目标。
盛夏的甘肃成县乡村间,青山如黛,绿水生烟,处处涌动着蓬勃发展的生机。7月15日至18日,兰州文理学院新闻传播学院“万千气象看甘肃”爱国教育实践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走进成县美丽乡村,用青春的视角观察和记录乡村的发展成就,助力乡村经济文化发展,实现知识服务社会的目标。
2024年7月13日,兰州文理学院新闻传播学院“万千气象看甘肃”爱国教育实践团结束了岷县之行,来到了第二站——静宁县,采访报道静宁人民是如何通过科技兴农走向致富之路的。整期节目分为上下两集,分别讲述了静宁苹果、平凉红牛和设施蔬菜三大支柱产业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的巨大作用。节目以观察员视角进行叙事,一开始以静宁曾经苦甲天下,如今脱胎换骨而发问,对静宁苹果的培育、种植、分拣、包装、运输等产业链进行了深度探访,对平凉红牛的养殖、品控、出口以及对于大棚蔬菜的种植进行了沉浸式的探寻和了解。通过采访当地村支书、技术人员、菜农等多个人物,以多角度的视角呈现出静宁县依托科技力量,实现了兴农富农的愿望,通过“政府搭
为了扎实做好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全面提升教学质量,7月10日,学院在会议室召开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目标达成度培训会,会议邀请了教育学院祁忠斌教授作专题培训。学院全体教师参会,会议由副院长胡院主持。祁忠斌教授围绕课程标准(大纲)的制定、课程考核与课程目标达成评价报告撰写开展了专题培训,并以实际案例与学院教师就课程目标制定、课程评价设计、课程考核达成结果计算、课程考核统计分析系统等进行了交流研讨。通过此次培训,学院全体教师对如何进一步优化课程目标达成评价有了更深刻地理解。学院将以本次培训会议为契机,持续推动教育教学工作规范化,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摄像、撰稿:王卓然)
2024年7月10日,新闻传播学院“万千气象看甘肃”爱国教育“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迎着朝阳,踏上征程,开启了充满意义与挑战的实践之旅。此次新闻传播学院团队的社会实践任务是观察记录甘肃乡村振兴的示范村镇,用短视频的形式传播乡村振兴的丰硕成果。团队分为4个采访小分队,成员共16人,由刘静老师带队分别奔赴岷县、甘谷、静宁、成县进行实践活动,首站是甘肃省和美乡村建设示范点“定西市岷县西江镇唐家川村”。当天下午,团队到达唐家川村后,在村书记和驻村干部的带领下,对“蔬菜大棚”“马铃薯种植基地”“村史馆”以及特色旅游示范点“露营小镇”进行了深入的调研考察,为第二天的拍摄做好了准备。(撰稿:马宝山 摄影:贾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