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挖掘新闻传播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升学院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10月10日,新闻传播学院在5-9大数据实验室、5-9影视观摩实验室、5-905新闻采编实验室分三组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竞赛,共有23名教师参加了此次比赛。本次比赛主要以课堂教学设计、现场教学展示与评委提问和点评方式进行,各位老师通过巧妙的课程设计,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结合各门课程的学科特色,以不同的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到课堂教学中,选题典型,立意新颖,讲解深入浅出,教学风格各具特色,切实做到了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有效对接。经过激烈角逐,各小组评选,获得一等奖的老师为王晔、苏剑青、马丽;获得二等奖的老师为陈睿姣、胡玥、刘婧、高碧瑶、张玉洁、王润博;获得优秀奖的老师为赵英丽、董银雪、甘雯、巩梦鑫、闫一丹。苏剑青老师将代表新闻传播学院参加学校“课程思政”教学大赛。新闻传播学院以省级一流专业建设为契机,积极探索课程思政与新闻传播学科的深度融合,推进教学改革,组建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示范设计等,取得了良好效果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弘扬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在学生群体中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2020年10月9日上午,新闻传播学院在安亭广场组织开展“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主题团日暨2020年升旗仪式,新闻传播学院师生共计900余人参加此次活动。主题团日在升国旗、奏唱国歌的庄严仪式之中拉开帷幕。2020级播音与主持艺术班芸草以“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为主题作了国旗下演讲,她结合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的经历感受向全体师生讲述了厉行勤俭节约的重要意义,号召广大同学看见浪费现象及时劝导,在举手投足中养成好习惯。随后,2020级播音与主持艺术班张佳明宣读了《杜绝“舌尖上的浪费”——致新闻传播学院全体同学的倡议书》,倡导广大同学珍惜粮食、做光盘行动的示范者,厉行节约、做勤俭节约的践行者,绿色消费、做谨行俭用的传播者,从每一顿饭做起,增强节俭意识,杜绝浪费行为,为共建良好的社会风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通过此次主题团日暨升旗仪式,广大新闻学子将牢固树立崇尚节俭、健康消费的生活理念,形成“文明用餐、节俭惜福”的新风尚,自觉把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近日,新闻传播学院党总支书记王金寿、副书记刘锐一行来到第一运动场,看望并慰问了新闻传播学院2020级全体参训学生,学院办公室、团学工作办公室、教学科研办公室、分团委有关负责人及部分学生代表一并参加军训慰问活动。慰问过程中,王金寿向参训学生表达了学院的关怀和殷切希望,对大家在训练中展现出的青春学子朝气蓬勃、斗志昂扬的精神面貌予以充分肯定,希望大家在军训中磨砺意志,培养品格,从军训中汲取力量,在大学四年学习、生活中以更高标准要求自己。王金寿一行人向参训教官及学生发放了慰问品,参与慰问活动的学生代表还通过精心编排的节目向参训学生送上慰问与节日祝福。(撰稿:张丽摄影:后玉良)
9月24日下午,新闻传播学院在综合楼学术报告厅举行了2020级新生第一课。学工办老师关思宁、2020级新生班班主任及2020级全体新生出席会议。会上,关思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新生进行了以理想信念教育、爱国爱校教育、法治教育、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国家安全教育等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组织新生学习和自觉遵守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帮助新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此次会议对新生进行了常规教育,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撰稿:关思宁摄影:秦治国)
为加深2020级新生对各自专业的认识,明确专业学习目标和要求,帮助他们尽快做好学业规划,更快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9月25日下午,新闻传播学院2020级新生专业导读教育活动分别在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教研室主任罗小品、广播电视学专业教研室主任周宁、新闻学教研室主任王颖哲、数字出版专业教研室主任王晔的组织下顺利开展,共计240余名新生参加了此次活动。四位教研室主任分别向同学们介绍了新闻传播学院的历史沿革、专业特色、教学设施、人文精神和办学特色等情况,并就各专业的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学生管理、师资队伍、科学研究、课程改革、实验设施等多个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详细解读,让新生们对专业都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同时,老师们对新生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大学四年学习生活规划提出了建议,鼓励同学们在大学期间规划自己的发展方向并为之努力。最后,新生们在各教研室主任的带领下,依次参观了学院实验室,提前感受将来的学习和实践环境。通过组织2020级新生专业导读活动,进一步让新生们明确了学习的方向了,树立了自信心,培养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为学院卓越新闻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 (撰稿:李欣怡、高引子摄影:周高顺、沈科)
9月24日下午,新闻传播学院在综合楼学术报告厅举行2020级新生军训动员会。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刘锐、2020级班主任及全体新生参加动员会。会上,刘锐宣读了2020级新生军训及入学教育工作方案,阐明了军训的重要意义,他表示军训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激发爱国热情、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的重要一课;是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方式,同时也是增强学生组织纪律观念,培养艰苦奋斗的作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效平台。随后,就本次军训提出了三点要求:首先希望同学们转变角色,顽强拼搏;其次希望同学们遵纪守规,团结互助;最后希望同学们科学参训,确保安全,全体同学都能够充分认识军训的意义,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投入到训练中去,确保安全、圆满、高质量地完成今年的军训任务,以飒爽英姿和优秀成绩拉开大学生活的精彩序幕。最后,刘锐对新生安全方面的重点事项进行了提示。 (撰稿:关思宁 摄影:秦治国)
9月24日下午,新闻传播学院在综合楼学术报告厅举行了2020级新生见面会。新闻传播学院领导班子、各教研室主任、2020级新生班班主任及2020级全体新生出席会议,副院长刘锐主持会议。首先,梁宝毓教授代表学院全体教师对新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勉励2020级新生要抓紧时间树立明确目标,以严谨、勤奋的态度迅速进入学习状态,争取早日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李军院长在发言中回顾了学院在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同时对新生个人学业发展提出了期望和要求。在学生代表的发言中,田超为新生分享了自身的学习和生活体验;易小芳表达了自己对大学生活的期待,呼吁新生们投入到全新的学习生活中去。最后,学院党总支书记王金寿做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再次欢迎了2020级新生的到来,并向新生们提出要热爱学习、加强体育锻炼、勇于担当、团结友爱、全面发展,坚持马克思主义,做一个合格新闻人的六点要求,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牢记责任意识、规矩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希望同学们毕业走出校门时能完成从有志青年到有为青年的转变。本次新生见面会加强了新生对学院的了解,使他们对专业课程和今后的大学生活有了初步认识,对自己
近几年,新闻传播学院高度重视与政府、媒体、企业、事业单位合作,深入开展产教融合,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提供优质平台,共同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学院与“今日头条”取得联系,9月25日上午学院会议室“今日头条”梁总监一行来我院交流座谈。双方介绍完基本情况后,“今日头条”与我院共同探讨新媒体人才发展路径。同时梁总监与我院教授共同探讨新媒体人才需要的基本素养,并期望于近日来我院继续与同学面对面交流,开展“今日头条”宣讲会与毕业班就业培训课。学院副院长李军与广播电视学教研室主任周宁则表示期望教师也能去“今日头条”学习培训,双方进一步交流,共同就如何培养卓越新闻人才做出努力。(撰稿、摄影:王睿文)
9月19日下午,由我校新闻传播学院主办的传媒类专业集群建设及转型发展论坛在综合楼学术报告厅举行。此次会议由新闻传播学院党总支书记王金寿主持。甘肃嘉元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金俊女士,兰州财经大学商务传媒学院院长杨晓峰教授,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赵庆林教授,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副院长杨晓宏教授以及新闻传播学院、数字媒体学院、传媒工程学院领导班子成员、专业负责人、部分教师和学生代表参加了论坛。论坛开始,金俊女士做了题为《数字媒体专业在游戏动画行业中的就业前景和发展》的报告,介绍了丝路文化系列3D游戏《紫塞秋风》和甘肃嘉元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的发展状况。她指出,应当把文化搬进游戏,把游戏写进文化,将民族文化与新媒体相融合。接着,杨晓峰教授以《全媒体时代国产电视剧的培养理论分析》为题进行了讲座。他围绕电视剧对受众现实观的培养作用、电视剧的培养现状分析和社会需要电视剧的人文精神培养三个方面讲解了全媒体时代下的国产电视剧。他提出,面对国产剧中的低俗化和娱乐化问题,要把人文精神和民族精神融入电视剧中。随后,赵庆林教授作了题为《心理生理计算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的报告。他主要对抑郁症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与抑郁
9月18日下午,应兰州文理学院邀请,我校知名校友,甘肃省政府原副省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甘肃省摄影家协会原主席李膺先生,在兰州文理学院学术报告厅做了题为“环球摄影——用镜头诠释美丽的梦想”的主题讲座。本场讲座由新闻传播学院党总支书记王金寿主持,学校分管科研校领导、科技处、国资处、新闻传播学院和文学院部分师生共300余人聆听了报告。讲座伊始李膺先生分享了校友感悟,讲述了自己与兰州文理学院深厚的交集与渊源,并祝愿兰州文理学院70周年校庆能够成功举办。接着,李膺先生围绕“体育、旅行、摄影”三大兴趣爱好展开,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依据,为在场师生详细的介绍了他在环球摄影期间的经历,乘坐日本“和平号”邮轮,跨过三大洋,四大洲,22个国家,两个人工河,两个峡湾,进行了历时108天的环球摄影,留下了许多美轮美奂的摄影作品。李膺先生别具一格的拍摄思路和取材,带领与会人员近距离欣赏了精湛的摄影作品,领略到摄影的魅力。李膺先生还根据每一张图片背后的故事经历,分享了一些独到的摄影技巧和创意。讲座结束之际,李膺先生热情地分享了他的作品集《天地1》,并与在场师生进行了深刻探讨和交流,反响热烈,本次报告会给现场师
9月16日,2020年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立项项目公布,新闻传播学院魏秀萍教授指导的《甘肃特色文化遗产数字重建——以“掌上彩陶”移动用户端应用为例》和杨晓燕副教授指导的《陇上非遗新媒体生产与营销》共2个项目获得立项。2007年,教育部启动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简称“国创计划”),按照“兴趣驱动、自主实践、重在过程”的原则,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创新性实践,推进高校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综合改革,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学院2个项目在此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中获得立项,充分体现了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发展以及我院学生的创新理念与思想,也促进了院校相关专业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进一步培养了应用型专业人才。(撰稿:李佳贤)学院2个项目在此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中获得立项,充分体现了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发展以及我院学生的创新理念与思想,也促进了院校相关专业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进一步培养了应用型专业人才。(撰稿:李佳贤)
为积极推进我院毕业生就业,提高就业质量,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工作,已于假期联系好工资待遇较好并与学生专业对口的优质企业为2021届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开学第一周,学院就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由招就处联系的国有企业中铁十八局集团、新疆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招聘会,同时学院与深圳博物馆取得联系,共同为学院2021届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学院分别于9月1日、9月2日组织2021届毕业生携带简历在1-104招聘室积极参加招聘,目前已有有7名同学与新疆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就业协议。同时学院也联系到深圳博物馆来我院开展招聘宣讲活动,当日会场气氛高涨,同学都手持精心准备的自荐书和简历,积极与前来宣讲的人员交流,主动了解用人单位的情况,学院也期望与深圳博物馆取得更加长线发展的联系与合作。本次招聘岗位为博物馆讲解员,面向所有毕业生不限专业,毕业生纷纷表示会继续关注深圳博物馆招聘动态,积极参加招聘面试。(撰稿、摄影:王睿文)
9月11日,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网络编辑创新大赛(西北赛区)获奖作品公布,新闻传播学院同学共有7部作品分别荣获二、三等奖。7部获奖作品中,有1部为短视频作品,2部编辑制作作品,4部网页设计作品。全国大学生网络编辑创新大赛由中国编辑学会主办,自2015年起每年举办一次,是我国数字网络编辑与新媒体创新教育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大赛旨在推进出版融合发展,展示大学生新媒体编辑创新成果,促进网络新媒体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学院7部作品在此次全国性大赛中获奖的好成绩,充分体现学院在网络新媒体编辑方面强大的实力以及学生较高的网络编辑创作技术水平,也促进了院校相关专业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进一步培养大数据时代应用型与创新型网络编辑与新媒体专业人才。(撰稿:王卓然)
在第36个教师节来临之际,9月10日下午,新闻传播学院在学院会议室召开庆祝第36个教师节教师节座谈会。学院领导班子成员以及无课教师参加,学院党总支书记王金寿主持座谈会。王金寿首先代表学院对全体教师致以节日的问候,感谢各位教师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为学院的发展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指出,今年学院在疫情防控、教学育人、招生就业、创新创业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是与全体教职工的努力分不开的。希望老师们继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为学院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也要继续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在教学科研方面锐意进取,力争取得丰硕成果。座谈会上,与会教师结合常规教学科研工作、教学团队建设工作、教学改革、资源建设、创新创业等工作实际,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对学院的建设和发展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并提出一些建议。最后,王金寿表示,当前学院正处于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的紧要关头,教师是学院的核心竞争力,更是学院的底气和力量源泉。在新的愿景和使命的引导下,广大教职工要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更加深沉地热爱职教事业、更加深刻地认识时代、更加主动地勤奋工作,才能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加快推进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