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新闻传播学院18级广播电视学班在周宁教授的带领下到进行参观学习。期间,同学们与宣天下相关负责人进行深入交流。兰州宣天下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是集商业广告、信息分发、内容创作等平台于一体;兼备直播电商、策划、拍摄、制作广告、人员分化培训等业务;争做西北新媒体行业的领军者的今日头条旗下的以“年轻、朝气、忙碌、拼搏”为定位的一家年轻公司。宣天下人事总监跟同学们分享到,融合媒体是以一个新的方式,新的媒介,去做一个新的东西。新媒体有技术,传统媒体有经验理念,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去把新媒体做的更强更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她指出,抖音内容的生产要进行换位思考才能更好的保持用户粘性,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短频快新”更符合新媒体生存的需求,能够更快的进行价值变现。宣天下袁老师在交流中提出,宣天下的运转可分为:前端、中台和后端,其中中台和后端辅助前端。其下部门可划分为:策划、小编、设计、视频、(产品内容账号)运营、培训、人事、财政、管理、直播、导演等。对于在岗人员的技能要求较高,但也会酌情进行较低成本的培养。本次参观还就校企合作方面提出了畅想,宣天下提供可以直接上手实操的高水准的制作人员,制定培
为加强新媒体人才的培养,为学生搭建创新实践、自我展示的平台,兰州文理学院新闻传播学院于2020年11月举行大学生新媒体创意大赛。本届大赛重点考查选手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以及运用新媒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次大赛将严格把握导向,确保公平公正,要求各位选手充分利用好大赛这个平台,相互交流切磋,取长补短,进一步提高专业能力,不断增强自身技能,努力成为有本领、敢创新的优秀新媒体人才。希望广大新闻学子,作为新时代媒体工作的接班人和主力军,积极参加比赛,把弘扬新时代精神作为自身的使命和责任,不断提高内容品质,积极运用全媒体手段,创新宣传内容、形式、载体,增强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创新宣传内容、形式、载体,书写无愧于时代的亮丽答卷。在当前的传媒发展形势下,新兴媒体不断变革,如何培养适应新兴媒体发展需求、具有高度政治责任感、责任担当意识和文化涵养的新媒体人才,是高校探索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议题。本次大赛将秉承此议题,为新媒体人才的培养作出贡献。希望各位同学踊跃参加,积极提升自身技能,奋力拼搏,赛出水平,比出风采,超越自我!(撰稿:姚可)
11月6日上午,校长郑伟强一行深入新闻传播学院调研,科技处处长王源、招生就业处处长李红梅、教务处副处长胡建军、校办副主任郭鸿斌等相关部处负责人陪同调研。新闻传播学院领导班子成员、专业负责人、教研室主任、教授、办公室主任参加了调研。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分别汇报了近年的发展情况及未来工作计划,重点就党组织建设、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随后,学院各教研室主任、专业负责人就加快和扩大与媒体共同育人、产教融合水平,做好应用型人才培养、“双创”项目等具体工作与各部门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郑伟强对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及教学改革措施表示了充分肯定。随后,他从六个方面对学院下一步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以理论学习为抓手,提升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学院要积极组织教职工深入学习有关高等教育改革的政策,抓住机遇,拓展发展;以一流专业建设为抓手,提升专业内涵建设水平;以一流课程建设为抓手,提升应用型课程建设水平;以教学科研团队建设为抓手,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以深化四合作为抓手,提升校企合作水平;以落实综合实训为抓手,提升学生的就业职业能力。他强调,学院要对标教育部关于新文科建设的要求
为落实国家“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部署,加强出版人才的培养,为学生搭建创新实践、自我展示的平台,兰州文理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特于2020年11月举办“编辑出版能力大赛”。本届大赛重点考查选手对纸质图书、数字图书的选题创意策划编辑能力以及运用新媒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次大赛将严格把握导向,确保公平公正,要求各位选手充分利用好大赛这个平台,相互交流切磋,取长补短,进一步提高专业能力,不断增强自身技能。希望广大出版学子着力创新技术、为生产出更具竞争力和传播力的新闻产品付出不懈努力,充分运用新媒体优势,不断开拓渠道,锤炼自身能力,关心时代发展,书写无愧于时代的亮丽答卷。在当前的传媒发展形势下,新兴媒体不断变革,如何培养适应新兴媒体发展需求、具有高度政治责任感、责任担当意识和文化涵养的新媒体与出版人才,是高校探索新媒体与出版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议题。本次大赛将秉承此议题,为出版人才的培养作出贡献,希望各位同学踊跃参加。(撰稿:陈思维)
10月30日至11月1日,由西北政法大学、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传播教育史研究委员会、中华全国法制新闻协会法治新闻理论专业委员会、中国互联网协会网络文化与新媒体委员会、中国新闻史学会媒介法规与伦理研究委员会等机构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何微新闻奖”学术论坛暨第五届法治新闻与传媒法制建设高峰论坛在西北政法大学长安校区隆重举行,新闻传播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王金寿一行三人参加。来自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三十余所高校的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资深教授、专家学者,与传媒机构以及融媒体技术的业界代表齐聚一堂,围绕“5G时代智能传播的新图景”,探讨技术趋势下未来中国传媒法治建设的关键议题。通过参加此次论坛,为我院媒体融合形势下的全媒体人才培养提供了思路,对提高我院产、教、研相融合、技术革新反哺人才培养和教师科研起到了指导作用。(撰稿:张臻年)
甘肃省新媒体技术与学科课程深度融合学术研讨会10月31日下午在兰州文理学院第一会议室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影视传媒委员会、兰州文理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易偲环球(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举办。会议进一步探讨了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新媒体技术如何与学科课程深度融合,共同探讨融合发展的新方法,开发融合发展的新资源。兰州文理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张炎、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影视传媒专业委员会会长、兰州文理学院驻校专家杨改学以及相关院校专家学者与我院部分教师参加研讨会。研讨会由新闻传播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刘锐主持。兰州文理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张炎在致辞时指出,媒体融合既是一场由技术迭代推动的媒体内生转型,也是一场由国家层面谋划和推动的深刻变革。新媒体技术更是现代教育技术中的主力军,在改进教学方法、拓展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等方面发挥着前所未有的作用。此次新媒体技术与学科课程深度融合学术研讨会,必将进一步促进新媒体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重构教育生态,推动教育深层次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影视传媒专业委员会会长、兰州文理学院驻校专家杨改学表示
近日,2020年度“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遴选结果公布,新闻传播学院魏秀萍教授指导、2017级数字出版班赵永鹏同学创作的《陶韵》获得“其他网络创新作品”类二等奖。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和“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由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主办,活动旨在推动广大师生积极参与网络文化作品创作生产,扩大高校网络文化影响力,不断强化守正创新,增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我院同学在此次“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中取得佳绩,充分体现了学院对新媒体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以及我院学生的创新理念与思想,也促进了院校相关专业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进一步加强了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撰稿:李佳贤)
10月15日-19日,我院四名教师参加了在兰州举办的高校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与申报暨课堂创新深度研修班。在研修中,教师们聆听了对一流课程系列文件和政策的仔细解读,明确了线上金课的评审标准等问题。在福建农林大学的刘学莘老师的报告《对一流课程文件政策解读与建设案例分享》中,对国家五大“金课”的建设目标做了讲解,申报课程是否能体现“两性一度”的金课标准,是否反映出高校课程思政和高校四新建设。“两性一度”,即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高校四新即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和新文科。刘老师结合自己所授课程具体对申报的个个环节做了细致说明,指出申报过程中要明确申报书的每一项要求,并结合申报案例指出存在的问题。华中科技大学徐敏老师的报告《教学创新与成果孵化》展示了从翻转课堂取得的成果,到平台数据获取和数据在教学中的作用,到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取得的过程。福建农林大学吴老师的报告《一流课程背后的教育学原理》对常见的教育误区和原理给出了讲解。通过研修,新闻传播学院的老师在讨论中明确了申报课程确实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需要细细打磨,平时收集相关资料。明确在以后申报时要注意结合国家最新的文件要求,避免一些不符和评审标准的
9月25日下午,新闻传播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学习分享《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二专题,会议由学生第一党支部书记张臻年主持,支部全体党员参加。张臻年首先强调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抓实抓好,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能力,提升应对风险挑战、推动事业发展的治理能力和工作水平。接着,支部党员纷纷交流了自学心得。付娟同志分享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我们的全部事业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都根植于这个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符红燕表示,在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一章之时,对于文章中所提及的“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大就要有大的样子”这一句话感触良多,越学越觉得精力充沛内心激动,越为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越觉得自己即将成为共产党员的其中之一是多么的自豪。支部各位党员同学谈到,正是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齐心协力,我们在新冠疫情防控中才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90后在这次疫情中更是担起了保卫祖国保护人民的重任,经过这次考
为加强学院与各高校新闻传播学院的交流合作,加快推进学院特色发展、跨越发展,10月20日下午新闻传播学院党总支书记王金寿、副院长刘锐、李军一行7人赴兰州财经大学商务传媒学院参观学习。兰州财经大学商务传媒学院院长杨晓峰、副院长黄建军、赵继宁、各系主任、实验教学中心主任、专业负责人与我院领导老师进行了座谈。杨晓峰院长首先对我院的来访表示衷心欢迎,其次介绍了学院的基本情况、办学特色、专业建设、师资队伍以及实验室的建设。座谈会上,双方就专业建设、本科生培养、产学研等具体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座谈会后,我院一行参观了甘肃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传媒艺术实验教学中心”。此行参观学习为学院提升质量理思路、内涵建设查问题、专业建设促发展等方面提供了很好的思考与借鉴。同时增进了兄弟学院间的了解和互动,为今后进一步加强合作打下良好基础,将有利于学院间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促进、携手发展。 (撰稿、摄影:张臻年)
10月20日上午,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朱杰教授率教学团队一行来我院调研交流。学院党总支书记王金寿、副院长刘锐、李军、各教研室主任、及综合办公室主任接待并进行了座谈交流。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朱杰一行首先参观了新闻传播学院智媒化实践教学中心,进一步了解了学院在专业化实践教学资源、跨媒体传播实验教学、数字网络等方面的建设情况以及取得的成果。随后,双方在学院会议室展开交流座谈,王金寿首先对西北民族大学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学院的学科、专业建设及师资队伍等基本情况。他表示此次调研交流对双方互相学习经验,改善管理有着重要意义,希望今后在学科发展等方面可以进一步加强合作。接着,双方围绕内涵建设、课程设置、实践项目等问题,特别就一流专业建设点申报以及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等问题展开了详细的讨论。此次座谈交流对于学院拓宽思路,加强专业建设和管理有着积极作用,学院今后将继续加强与西北民族大学等兄弟院校各领域合作,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不断推动本科教育工作发展。(撰稿、摄影:王卓然)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落实全国学联、省学联及校学生会相关文件精神,切实推进学生会组织改革创新,服务学校、学院发展和人才培养,支持和引导学生会更好地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2020年10月16日,新闻传播学院第二次学生代表大会在艺苑楼三楼多功能厅顺利召开,新闻传播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刘锐、校团委副书记安婧出席会议,学院团学工作办公室、分团委相关工作负责同志,新闻传播学院第二次学生代表大会正式代表、列席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安婧代表校团委对新闻传播学院第二次学生代表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新闻传播学院学生会执行主席陈萧代表新闻传播学院学生会向大会作了题为《突出思想引领强化成才服务着力素质拓展》的工作报告,《报告》对新闻传播学院学生会过去一年在思想引领、成长服务、组织建设、特色工作方面进行了全面总结。报告指出,新闻传播学院学生会工作以组织建设规范化、制度化、体系化为先发条件,以学生会日常工作与特色创新工作为支点,充分展示了新闻传播学院学生会近年来取得的工作成效与工作亮点。大会表决通过了《新闻传播学院学生会2019-2020年工作报告》《新闻传播学院第二届学生会主席团选举办法》《学
为切实提高新闻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申报的质量,10月15日下午新闻传播学院在学院会议室召开申报研讨会,学院领导班子成员、专业带头人、教研室主任及骨干教师参会。会上,新闻学教研室主任王颖哲就《2020年甘肃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信息采集表》中的撰写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汇报,与会人员对申报材料进行了讨论与分析,深入交流了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思路与举措,针对新闻学专业的专业定位、历史沿革、特色优势、建设任务、深化专业综合改革的主要举措和成效、下一步推进专业建设和改革的主要思路及举措等内容,进行逐条研讨,并就如何凝练特色、突出优势、材料表述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学院对建设一流本科专业工作高度重视和积极准备,此次研讨会梳理了在申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明晰了工作思路,为进一步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推动专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撰稿、摄影:张臻年)
校党委副书记普登学10月16日来到基层党建联系点新闻传播学院学生第三党支部,调研指导支部建设并讲党课。普书记听取了联系点党支部书记工作汇报,与党支部成员进行座谈交流,详细地了解了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落实“四抓两整治”、互联网+党建等情况,与全体成员共同对标《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查摆党支部建设的短板和弱项,帮助党支部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建设方向。普书记以“党员的信念与担当”为主题为全体成员上了一节生动的党课。普书记通过讲解理想信念信心的重要意义、传达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精神以及自己从事抗击非典和文艺轻骑兵志愿演出工作的亲生经历和感悟,勉励全体青年党员要有信念、有本领、有担当。普书记表示今后要多与支部成员交流互动,多听取大家对学校工作和支部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撰稿:马丽 摄影:马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