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落实教育部和甘肃省教育厅的决策部署,根据学校的相关安排,新闻传播学院于2020年3月2日全面开启线上教学工作。学院利用钉钉、腾讯视频、腾讯会议、QQ群直播和超星学习通等多种方式,进行线上教学,力求做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我院本科课程63门,全部转为线上课程,30门课以网络资源+线上辅导方式进行教学活动,占比47.62%;27门课以网络直播方式上课,占比42.86%;4门课以课件+线上辅导方式上课,占比6.35%。2门课以录播方式上课占比3.17%。为确保线上开学第一天教学进度、教学质量、教学标准不放松,3月1日下午,新闻传播学院在钉钉召开了线上教学质量工作视频会议,就疫情期间线上教学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同时针对线上教学的问题进行详细讨论。开学第一天,教师精神饱满,学生积极热情,教学过程总体平稳,教学效果整体良好,看着满屏青春洋溢、精神抖擞的笑脸,老师们禁不住感叹“学生们丝毫没有因为是网络授课而缺勤或是溜号,反而比以往更加专注,他们踊跃发言,积极思考,互动环节井然有序,感觉时间过得很快”。学生也表示“就自己的学习情况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自发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系列重要指示,举国上下万众一心,全面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在这期间,新闻传播学院学生党员、团员青年响应号召,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新闻传播学院2016级新闻学(专升本)班尹文婷同学坚守战“疫”一线,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今天一起来了解她的故事。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看着新闻报道中确诊人数越来越多,尤其是永登县当地出现一例新型冠状病毒案例,当地居民还不太重视的时候,尹文婷心急如焚,她积极响应党组织号召,参与到当地疫情防控的一线。她向当地村民普及疫情防控知识,提醒村民出门要带口罩,要勤洗手。尹文婷主动申请加入到永登县南街村疫情防控志愿者的队伍中。到了具体的工作岗位中,她更加明白了这份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看着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疫情防控志愿者队伍,看到村民们越来越重视疫情,这一切都更加坚定了她的信心。作为一名党员,要时刻牢记守初心、担使命的责任与担当,这是不变的信念,身为党员的她主动传播权威信息和学科知识,积极抵制不实信息,利用自己在校学习到的专业知识,为当地制作疫情防控工作小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自发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系列重要指示,举国上下万众一心,全面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在这期间,新闻传播学院学生党员、团员青年响应号召,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涌现一批先进典型与感人事迹,2016级新闻学二班王喜红同学就是其中之一。一个决定,一份责任疫情当前,想为疫情防控做点什么的想法憋在她心里许久了,看着新闻报道中确诊人数的增加,心中的想法愈加强烈。是的,应给做些什么。居家隔离25天后做好决定的王喜红带着忐忑又激动的心情加入到了自己所在村——会宁县太平店镇苏岘村疫情防控点的队伍中。到了具体的工作中,她才明白了这份工作的意义与重要性,知道了基层防控人员身上的担子与责任,这恰恰更加坚定了她的信心。这场疫情阻击战,需要有人“逆行”,守护大家的生命健康。一个身份,一种使命目前就读于兰州文理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的王喜红,还有一个身份,中共预备党员。谈到此,她说作为共产党员,永葆初心,勇担使命是不变的信念。看到疫情前线人员为了大家的生命健康负重前行,自己作为一名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党员,更要践行入党誓词,在人民需要的地方历练自己,发挥党员先锋模范
在渭源县大安乡出入的车辆,司机登记起来不用笔和纸,他们手机扫码便可输入信息——姓名、车牌号、身份证、手机号码、同行人员、入村事由等,方便又快捷。近日,由新闻传播学院2017级影视编导班牟晶同学设计的“渭源县疫情防控信息登记系统”正式上线,系统一经上线就受到广泛好评并被新甘肃客户端及渭源县当地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报道。牟晶表示,在志愿服务值班的过程中发现,使用传统的登记方式出现了很多弊端,比如:信息的错填和故意隐瞒的情况,以及在一个点上共用一支笔的情况,导致造成了病毒间接性传染。同时也是看到我们的防控监测点的干部群众日夜坚守,我看在眼里,也是急在心里。在我们乡政府的工作人员的提醒下,我突然想到我之前的一些类似的信息统计经验,以问卷的形式进行信息采集。这样更加科学的进行信息采集,也方便了检测点的工作人员,也提高了效率。利用自己的技术,为我所在地做贡献也是我的荣幸。截至2月3日19时,系统内已有200人的信息。据了解,当地群众对该系统一致称赞。扫码登记,不仅有效防止接触传播,还可防止重复记录,简化了工作流程。此外,后台可将全乡58个检测点的信息生成数据册,方便了信息汇集统计。牟晶同学此举也为当地
为加强教学信息反馈,进一步推进教风学风建设,1月13日下午,新闻传播学院在会议室组织召开了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生教学信息员座谈会。学院副院长李军及全体教学信息员参加会议。会议总结了本学期的教学信息员工作情况,对学院本学期的广大信息员队伍工作表示肯定,并对进一步提高信息员相关工作提出了建议。李军副院长要求信息员及时收集、反映教学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遇到的困难与疑惑,做好沟通桥梁。座谈会上,信息员向学院反馈了本学期的教学相关信息,反映了课程安排、课堂管理、任课教师、公选网课、实验室器材、校园文化活动等相关问题。李军副院长仔细倾听,详细记录,并针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现场解答。此次座谈会增进了学院与学生的沟通和了解,进一步建设和完善了学院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
2020年1月7号,塔吉克斯坦国立艺术学院穆明约诺夫一行来到新闻传播学院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参观交流学习活动。当天下午,在我院长李军的陪同下,穆明约诺夫一行来到了我院九楼实验中心。首先,他们对实验室进行了总体的了解,随后,他们又对每个实验室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参观学习。第一个参观学习的是影视观摩赏析室,杨晓燕老师为他们详细介绍了该实验室及具体操作使用方法,同时还向他们展示了我院师生的优秀作品。接着参观的是影视节目译配实验室,在这里,杨老师向他们讲解音频录制环节的同时还向他们展示了由我校师生译配的作品——藏语版《熊出没》。1月8号上午九点,他们来到大数据实验室,杨晓燕老师就如何利用华栖云和新浪舆情通这两个数据平台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及舆情监控向他们做了细致的解说。结束后,他们与李军院长、杨晓燕老师、弥建立老师、罗小品老师等共同观看了穆明约诺夫于2003年拍的有关北京的纪录短片。穆明约诺夫谈道,这是他第一次去北京,十多年来北京的变化可以用惊人来形容,感慨颇深。接下来在虚拟演播室,穆明约诺夫一行人亲身体验了利用虚拟操作平台录制节目的过程。当天下午他们来到数字出版实验室,史双喜老师为其讲解了方正飞翔软件排
近几年,新闻传播学院高度重视与政府、媒体、企业、事业单位合作,深入开展产教融合,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提供优质平台,共同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其中我院与中国甘肃网的共建合作成效显著,成绩喜人。在中国甘肃网,学生在宝贵的学习过程中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与此同时,师生双方均受益于企业实践过程的经验积累,各方面能力均实现提高。目前,该基地已成为我院本科生最佳的实践平台之一。2019年11月11日我院选派朱美旭、陈芮儿、魏亮亮、韦俣、姜振杰、王熙娟、陈玖、程晓鹏、水靖涛、白一帆于中国甘肃网专业实训至2020年1月3日。学生全面拓宽了知识面,增加了实践能力,显著提升了学习兴趣、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学生普遍反馈“去中国甘肃网实习基地实习是一个机会难得的经历,实训期间受到中国甘肃网各位老师的悉心指导,实训效果显著,不仅锻炼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动手能力,同时还激发了创新潜能”。在合作过程中,中国甘肃网也对新闻传播学院学生给予高度认可。认为学生普遍踏实认真,上手快,实践能力强,能够积极保质保量的完成单位所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并于2020年1月3日向新闻传播学院发来表扬信,特别提到朱美旭
近日,教育部官网正式发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19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的通知》,公布了2019年度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我院新闻学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为深入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贯彻落实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系列文件等要求,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能力,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经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推荐,确定了6210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兰州文理学院推荐申报的6个专业全部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是6个入选专业之一。学院将进一步加强新闻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设,强化专业特色,持续提升专业内涵建设水平,推动建设点在专业改革创新、师资队伍、教学资源、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充分发挥示范作用,不断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培养优秀新闻传播人才。
1月6日下午,首届甘肃省文化旅游创意设计大赛“经开杯”颁奖典礼在兰州职业技术学院雁儿湾校区举行,我校新闻传播学院数字出版专业教师梁宝毓教授拍摄的参赛作品短视频《甘南印象》、由其指导的17级数字出版专业学生王望文等摄制的短视频《和平与他的牛角琴》、17级数字出版专业学生张丽虹等制作的H5交互式出版物《敦煌若定远》三部作品分别荣获社会组三等奖和学生组三等奖。本次大赛由甘肃省教育厅、甘肃省文旅厅指导,由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兰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由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和兰州市文旅局共同承办,旨在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黄河之滨也很美”的高度评价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伟大号召,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集思广益、出“金点子”,并以此推动优秀作品逐步走向市场化、产业化,最终实现文化旅游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四个月的作品征集活动,收到了来自24所省内外高校、12家省内外知名企业及诸多独立设计师的1118件参赛作品,其中372件作品进入复赛,最终评选出A类获奖作品8件,B类获奖作品40件,C类获奖作品40件。我校新闻传播学院梁宝毓教授任导演摄制的甘南风光片《甘南印象》荣获社会组三等奖,并指导1
12月27日下午,新闻传播学院在综合楼5-401教室召开2020届毕业生实习就业动员大会,学院党总支书记王金寿、副院长刘锐、副院长李军及全体2020届毕业生参加动员会,会议由刘锐副院长主持。刘锐副院长首先向各位毕业生们概括分析了未来实习、就业的前景,认为当下实习就业前景十分光明,希望同学们能够及早规划,不论是将来打算继续深造或是学习都要做好两手准备,尽量确保万无一失。随后李军副院长对实习和毕业论文两项重点工作做了说明和要求。李军副院长指出,为提高毕业生实习效果和质量,学校今年要求毕业生统一参加集中实习,印发的实习手册,要求各位毕业生按照要求,规范、认真填写;强调各位毕业生要自觉遵守实习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实习单位管理。对于毕业论文,李军副院长提出大家要脚踏实地,选择与自己专业切实相关的选题,及时联系导师进行题目或者开题工作的认真落实,在下周即将进行的开题答辩中做好充分的准备。王金寿书记对于实习工作以及最后一学期的校园生活的纪律和安全进行了强调。王书记强调,我院在近年来签署了许多的合作企业,派遣学生进行实习,各合作单位均认为我院学生实习态度端正、实践能力较强,为我院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12月28日,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李军一行七人参加由西北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传媒学院(新闻学院)联合主办的第二届西部传媒论坛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论坛。此次论坛设置有四个分论坛、三个专题对话,涵盖多场平行讨论。分论坛囊括如何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理论和西部传媒发展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技术赋能时代传统媒体转型方向、“四全媒体”时代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西部传媒发展、媒体融合发展等一系列当前业界热点议题,各媒体从业者、高校专家学者、与会嘉宾就相关议题展开广泛深入的学术探讨;在专题对话环节,当下新闻出版与写作前沿问题、影视批评前沿问题、文学与影视批评三个专题讨论在不同分会场同时进行,与会专家对此进行了更进一步的交流研讨,以期所涉及的议题能够引发大家的思考,为进一步推进相关内容的研究带来积极影响。通过参加此次论坛,为提高我院教学及马克思主义新闻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了广泛思路。
12月18日下午,新华社甘肃分社与省内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我校新闻传播学院作为五个创始成员单位与新华社甘肃分社签订了融媒体创新实验合作协议,共建融媒体创新实验室。新华社甘肃分社社长、党组书记任卫东,副社长马维坤,副社长谭飞及社属各有关部门负责人和来自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兰州财经大学、兰州文理学院的新闻传播院系负责人参加签约仪式。签约仪式结束后,与会人员进行了座谈交流。根据协议,双方将共同组建融媒体创新实验室,努力建成以核心产品创新研发为抓手、媒体与高校教学相长为内涵、“产学研一体化”新闻创新生产孵化平台,共同探索融媒体时代下新闻业界与学界跨界合作的全新模式。新华社甘肃分社和甘肃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将发挥各自在新闻传播、新闻教育、专业设备和人力资源等各方面的优势,在学生实习、教师培训、学术交流、实验室及设备共享和重大项目、重要产品、重大活动的报道和策划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着力推出融媒体产品,共同培养融媒体人才。融媒体创新实验室的运转将以资源共享为基本路径,以实效为唯一导向,以合作共赢为根本目标,共同推动甘肃省新闻传播与新闻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近日,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李军在广州培训间隙,看望通过学院“2+2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合作办学协议”前往暨南大学和广州技术师范大学的10位交流生,并回访学院2019届毕业生。李军副院长和交流生亲切交谈,了解他们目前的生活、学习状态以及考研意愿。李军副院长叮嘱大家要珍惜此次交流机会,充分利用交流学校各类资源认真学习,有考研计划的学生要及早着手准备,合理制定报考院校目标和复习计划。李院长强调,在外交流期间要服从交流院校管理,一定要注意人身财产安全,同学之间加强沟通交流尽量避免单独外出。另外,李院长在广州回访目前就职于中石化第五建筑集团的2019届毕业生吕司鹏,了解他目前的工作情况,勉励他要踏实工作,在工作岗位上努力提高个人技能,以尽快胜任相关工作,为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做好规划。
12月16日下午,学校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宣讲团报告会在学术报告厅举行。党委副书记、宣讲团成员普登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挂职)、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杨志超博士分别作报告。杨志超围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概览、三大核心问题、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三个方面作了题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的专题辅导报告。杨志超指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召开及其《决定》的通过,对于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话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提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障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树立制度意识和治理理念,提升制度效能和治理水平。普登学作了题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坚定制度自信,担当好铸魂育人的历史任务》的专题辅导报告,系统阐释了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十九届四中全会的意义、十九届四中全会对高校教育工作的部署及如何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转化为践行初心使命的不竭动力,担当好高校筑魂育人的历史任务等问题。普登学强调,学校基层党组织要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自觉,认真组织党员干部和师生学习领会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