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上午,新闻传播学院在3-605教室开展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党课,本次党课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沙莉老师主讲,新闻传播学院2020年下半年入党积极分子参加了本次培训。讲座伊始,沙莉老师向所有同学提出了两个问题:为什么入党?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是什么?同学们与沙老师展开了讨论,沙莉老师对同学们提出了新要求,入党积极分子要有担当,要实干。通过本次党课的学习,我们理解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也认识到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应该具备怎样的能力才能更好的为人民群众服务,且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撰稿:任思睿摄影:姚可、谈玉红)
10月22日中午,兰州文理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第十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开班典礼在3-604教室召开,新闻传播学院党总支书记王金寿、党组织副书记刘锐、学生第一党支部书记张臻年、分团委甘雯老师以及40多名入党积极分子参加了此次开班仪式。本次党课培训由马克思主义学院费翔老师面向新闻传播学院第十期入党积极分子主讲主题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党史培训课。党课中,费翔老师分别从体制改革、历史发展、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史贡献等方面进行讲解。费翔老师指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创新的伟大使命,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共产党体现着科学的理论引领、强大的执政能力和自我革命精神。她强调,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要坚持党的领导,牢记党的使命,做好模范带头作用,学党史、知过去、谋未来。本次党课让我们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希望我们可以在接下来的党课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争取早日成为优秀的共产党员。(撰稿:林子敬摄影:程阳雯斐、杨丽婷)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面向未来,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我们更需要坚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奋斗。希望广大党员特别是青年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努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10月21日,新闻传播学院学生党支部第三支部召开学习“新时代长征路”主题党日活动,会议由支部书记主持,会上主要学习习总书记对新时代长路的讲话精神。理想信念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是一种指引,是一种责任担当。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灵魂和立身之本,是共产党员奋斗不息的精神支柱和永葆先进性的力量源泉。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就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中国工农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一部史无前例、雄伟壮丽的史诗,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党和红军之所以在长征的险境困境中能够一次次绝境重生,愈挫愈勇并取得最终的胜利,拼的是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和意志。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激励和指引着红军一路向前,在风雨如磐的长征路上,没有任何力量能够动摇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一个国
9月25日下午,新闻传播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学习分享《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二专题,会议由学生第一党支部书记张臻年主持,支部全体党员参加。张臻年首先强调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抓实抓好,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能力,提升应对风险挑战、推动事业发展的治理能力和工作水平。接着,支部党员纷纷交流了自学心得。付娟同志分享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我们的全部事业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都根植于这个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符红燕表示,在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一章之时,对于文章中所提及的“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大就要有大的样子”这一句话感触良多,越学越觉得精力充沛内心激动,越为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越觉得自己即将成为共产党员的其中之一是多么的自豪。支部各位党员同学谈到,正是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齐心协力,我们在新冠疫情防控中才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90后在这次疫情中更是担起了保卫祖国保护人民的重任,经过这次考
校党委副书记普登学10月16日来到基层党建联系点新闻传播学院学生第三党支部,调研指导支部建设并讲党课。普书记听取了联系点党支部书记工作汇报,与党支部成员进行座谈交流,详细地了解了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落实“四抓两整治”、互联网+党建等情况,与全体成员共同对标《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查摆党支部建设的短板和弱项,帮助党支部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建设方向。普书记以“党员的信念与担当”为主题为全体成员上了一节生动的党课。普书记通过讲解理想信念信心的重要意义、传达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精神以及自己从事抗击非典和文艺轻骑兵志愿演出工作的亲生经历和感悟,勉励全体青年党员要有信念、有本领、有担当。普书记表示今后要多与支部成员交流互动,多听取大家对学校工作和支部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撰稿:马丽 摄影:马丽)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弘扬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在学生群体中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2020年10月9日上午,新闻传播学院在安亭广场组织开展“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主题团日暨2020年升旗仪式,新闻传播学院师生共计900余人参加此次活动。主题团日在升国旗、奏唱国歌的庄严仪式之中拉开帷幕。2020级播音与主持艺术班芸草以“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为主题作了国旗下演讲,她结合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的经历感受向全体师生讲述了厉行勤俭节约的重要意义,号召广大同学看见浪费现象及时劝导,在举手投足中养成好习惯。随后,2020级播音与主持艺术班张佳明宣读了《杜绝“舌尖上的浪费”——致新闻传播学院全体同学的倡议书》,倡导广大同学珍惜粮食、做光盘行动的示范者,厉行节约、做勤俭节约的践行者,绿色消费、做谨行俭用的传播者,从每一顿饭做起,增强节俭意识,杜绝浪费行为,为共建良好的社会风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通过此次主题团日暨升旗仪式,广大新闻学子将牢固树立崇尚节俭、健康消费的生活理念,形成“文明用餐、节俭惜福”的新风尚,自觉把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近日,新闻传播学院党总支书记王金寿、副书记刘锐一行来到第一运动场,看望并慰问了新闻传播学院2020级全体参训学生,学院办公室、团学工作办公室、教学科研办公室、分团委有关负责人及部分学生代表一并参加军训慰问活动。慰问过程中,王金寿向参训学生表达了学院的关怀和殷切希望,对大家在训练中展现出的青春学子朝气蓬勃、斗志昂扬的精神面貌予以充分肯定,希望大家在军训中磨砺意志,培养品格,从军训中汲取力量,在大学四年学习、生活中以更高标准要求自己。王金寿一行人向参训教官及学生发放了慰问品,参与慰问活动的学生代表还通过精心编排的节目向参训学生送上慰问与节日祝福。(撰稿:张丽摄影:后玉良)
为进一步加强广大师生党员爱国主义教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增强民族自信心,2019年9月15日晚,新闻传播学院党总支组织师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共计40余人集体观看爱国主义教育电影《八佰》。影片《八佰》讲述了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史称“八百壮士”的中国军队驻守四行仓库,抵抗日军进犯上海,奋战四天四夜的英勇事迹。影片《八佰》展示了中国军人舍生忘死、拼死搏斗的意志,奏响了浩气长存的爱国主义壮歌。影片中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和中国军人不屈不挠、浴血奋战的爱国精神深深地打动了参与观影的党员。观影期间,党员们仿佛置身于多年前的那个特殊战场,见证了四行仓库保卫战中英勇杀敌、不怕牺牲的战士,也感受到了苏州河北岸抗战的悲惨壮烈。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立足本职、报效祖国。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将个人“小我”融入国家“大我”之中,守初心、担使命,不惧困难挑战、勇于拼搏进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努力。(撰稿、摄影:后玉良)
9月18日下午,新闻传播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在3-604组织召开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为主题的支部大会。本次会议由学生第一党支部书记张臻年同志主持召开。大会组织讨论党员个人学习计划并学习党内规章制度,共有四个议程:议程一,张臻年同志带领支部党员学生进行宣誓,重温入党初心;议程二,由张臻年同志领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内容;议程三,支部党员进行讨论、交流,分享内心感想并制定个人学习计划;议程四,支部全体党员一起学习党内规章制度,并决定每周五下午举行学习交流会。此次会议严格按照各项程序执行,在支部书记的认真带领学习下,各位同志都积极发言,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并制定了自己的学习计划。(撰稿:刘钰摄影:史延军)
9月10日,新闻传播学院学生第三党支部在教室就“高校战疫微党课第十二讲”进行了专题党课的集体学习,参加此次党课的人员有新闻传播学院学生第三党支部全体成员。回望疫情爆发伊始,有感动,有泪水。“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全国的医护人员全力以赴投入到抗击疫情第一线,涌现出一批敢于斗争、敢于担当的先进典型。学生第三党支部冯云同志表示,病毒无国界,疫情无国界。新型肺炎疫情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需要世界各国守望相助、携手应对。只有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贯穿战疫全过程,通力合作、团结一心,才能战胜病毒、战胜疫情。张莉同志表示,人类社会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体。当前,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已经波及100多个国界的局面,需要世界各国携手共筑健康安全的铜墙铁壁。作为一名普通的学生党员,首先我们应该听党指挥,尽量减少外出,其次拒绝野味,敬畏自然,最后我们应该积极宣传防护措施,号召大家捐献物资共渡难关。(撰稿、摄影:学生第三党支部)
8月25日,新闻传播学院学生第三党支部通过线上视频方式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合格党员”主题党日活动,新闻传播学院学生第三党支部全体成员参加了此次主题党日活动。第三党支部书记马丽老师提到对于新时代党组织和党员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强调四点:一是要坚定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二是要坚定维护习近平同志核心地位、领袖权威;三是要坚定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四是要坚定落实习近平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一名党员,我们要提高自身的党性修养,做到思想上纯洁、政治上坚定,心中有定力、行为有规范,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他树立榜样,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撰稿、摄影:学生第三党支部)
兰州文理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于8月14日赴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采访活动。实践团来到临潭县翠峰洮砚制作有限公司,对洮砚传承人陈作文进行了采访。洮砚因产于甘肃省南部洮河中游区域而得名。它与广东端砚、安徽歙砚并称为中国三大名砚。北宋诗人黄庭坚诗云:“洮州绿石含风漪,能淬笔律利如锥。”洮砚历来被视为宫廷雅室的珍品,文人墨客的瑰宝,馈赠亲友的佳礼,古玩库存中的奇葩,历代前贤对洮砚诵诗咏唱,赞叹不已!砚雕与玉雕一样,是一种艰苦细致的技术工作,从设计开始到完成工序是一次性的。因此,没有熟练的技术难以雕成一方好砚。走进陈作文砚雕工作室,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砚,大到一套茶具,小到一个人物的眼神,从每一个作品中都能看到陈作文制砚技艺的精巧。实践团成员了解到,陈作文出生于洮砚雕刻世家,从小对洮砚雕刻耳濡目染,对洮砚雕刻更是情有独钟。1987年他跟随洮砚名家陈广天(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茂棣之徒)学习洮砚雕刻技艺,主要学习了传统龙凤砚、花鸟砚等制作技艺。一直以来,陈作文都在制砚这条人生路上砥砺奋进,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雕刻技艺。以构思精巧,因石造型,古
“洮绣发展历史悠久,经历了原始的孕育,而后不断的发展、变化,最终成为了一门成熟的民间手工艺术,距今可考的历史已有600多年,因此,可以说洮绣是一项既充满了历史的积淀,又融合了各民族的文化基因的艺术瑰宝。”这是8月13日下午,兰州文理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助力乡村振兴暑期实践团到甘肃省甘南州临潭县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洮绣开展调研活动时,临潭县洮绣传承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洮绣代表性传承人马开毛告诉实践团成员的。洮绣,顾名思义,就是因在洮河流域传承发展而得名。临潭古称“洮州”,将洮河两岸妇女们的刺绣,统称为“洮绣”。洮州刺绣流行的地区包括临潭、卓尼、岷县等地,这是当地妇女们喜爱的针线活,被广泛运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临潭县洮绣展馆中,传承人马开毛向实践团热情介绍说:“洮绣品种繁多,有花枕头、花荷包、花针插儿、花鞋、花兜兜、花缠腰、花系腰、花膝裤儿、花袜溜根儿等等。做针线绣花,不论是藏、汉妇女,都把它当做是像做饭一样,都要用心做。”如今,当地的洮绣产业已经开始把传统手工业跟现代时尚元素相结合,创造了新的时尚文明,也创办了扶贫车间,不但促进了洮绣的发展,也提高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这样的产业模式不仅让传统
8月20日,学院党委组织全体党员通过网络观看“党旗飘扬,筑牢红色防火墙--高校党组织战疫示范微党课第九讲”视频直播。无论身在何处,学院党员积极收看微党课,谈切身体会,掀起了学习抗疫精神的热潮。通过聆听一线党员的故事,学生党员被这些事迹深深感动。一线党员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本色,践行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展现了共产党员勇于担当奉献的精神。他们只是普普通通的干部、老师、学生在危难中守护相望,他们没有豪言壮语,却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危难之中显身手,他们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伟业,只是做好本职服务工作,在疫情面前,有的舍小家顾大家、有的第一时间值班备勤、有的为师生提供服务、有的为居家隔离群众服务,用自己的微小实际行动让疫情在联防联控、群防群控下得到有效遏制。坚信在党中央领导下,我们一定会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阻击战。第三党组织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重要批示精神,分享了一个个鲜活的榜样事迹,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战疫故事,展现出广大教师坚定的理想信念、强烈的责任担当,体现了师德师风建设对于战“疫”工作的重要现实意义。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