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学校收到了一封来自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某部的表扬信,信中对我校退伍复学学子张世昊在2024年8月2日义务参演武警某部文艺演出表示了感谢和赞扬。信中写到:“表现突出、踏实苦干,为推动强军事业作出贡献,以实际行动诠释了‘退伍不褪色’的军人品质。”并颁发召之即来、建功战位“最美退役老兵”荣誉证书。张世昊是我校新闻传播学院2022级新闻学2班的一名退伍学生。他曾服役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青海总队,该总队自1949年9月创立迄今,走过了七十多年的战斗历程,是一支在党的旗帜引领下传承红色血脉、几经摔打磨砺的英雄部队,是一支能打胜仗硬仗、敢打大仗恶仗的强师劲旅,是一支作风纪律严明、人民群众爱戴的威武文明之师。服役期间,张世昊同学被抽调至总队“野战文艺轻骑队”并利用自身学业特点积极投身工作,开展“为兵服务”文艺演出80余场次累计行程万余公里。并在基层巡演中采集官兵的身边人、身边事为演出素材。做到了兵演兵事,兵说兵情。参与创演的3首歌曲、2个舞蹈分别被表彰为全军和武警部队“野战文艺创演优秀作品”所在单位更是被评为“全军优秀野战文艺轻骑队”谈及参与本次任务的初衷时,张世昊同学说:“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
随着天水麻辣烫的火爆出圈,甘谷辣椒、花椒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近年来,甘谷这个有着“全国辣椒之乡”、“花椒之乡”美誉的“华夏第一县”举全县之力,在双椒产业做大做强方面下足了功夫。7月19日至23日,新闻传播学院“万千气象看甘肃”爱国教育实践团在这里进行了深度调研,探访了甘谷辣椒、花椒两大特色产业以及甘谷麻鞋在乡村振兴中的发展之路和丰硕成果。《麻辣奔跑的双椒时代》这期节目以观察员的视角为主线,推进探访进程。首先实地拍摄了当地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陇上椒”辣椒基地,全面呈现了辣椒的培育、种植、加工、销售生产链,并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带动周边农户通过项目运作,走出的一条农业发展新模式。在生产“溪园弘”品牌的农民合作社,以农民尉海龙为典型人物,讲述了农村青年成立合作社,扩大辣椒种植面积,带领村民致富的故事。当实践团队来到六峰镇金坪梁万亩花椒基地时,花椒树一望无垠,漫山遍野的花椒红似火,呈现出一派丰收的景象,节目以村支书的愿望为结尾,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村民积极投入产业振兴的画面。《一双麻鞋“编”出新天地》节目中,观察员来到甘谷“雅路人”麻鞋企业,通过与品牌创始人的对话,讲述了“雅路人”麻鞋在产
7月10日,兰州文理学院新闻传播学院“万千气象看甘肃”爱国教育实践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出征了。团队成员都是来自播音与主持艺术班的学生,他们通过大学生视角和专业知识,为甘肃乡村振兴取得的成果鼓与呼。本次活动共有四站,分别是岷县,静宁,成县,甘谷。第一站拍摄的是甘肃省定西市岷县西江镇唐家川村,采访报道“幸福唐家”新农村建设以来的巨大变化。节目从产业兴、集体强、治理好、群众富、乡风和、村庄美等六个方面进行了深度采访,出镜的同学从观察员的角度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风情民俗、村规民约、旅游产业、马铃薯种薯培育进行沉浸式的探寻和了解,节目层层推进,唐家川村的“幸福”由此一一展开。通过采访当地居民、产业园区的专业人员、知心大姐、村支书,多角度呈现出新唐家的“新”。节目多机位拍摄,用固定镜头、运动镜头、航拍画面立体呈现了新农村建设的美好画卷。本次活动让同学们受益匪浅,作为新闻学子,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切身体会到甘肃新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培养爱国情怀和树立正确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积极的意义。(撰稿:牟致萱 贾宗才 摄影:牟致萱)
为促进广大新闻学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号召同学们增强体育锻炼。5月下旬至六月上旬,新闻传播学院举行薪火杯篮球、足球比赛,学院党总支书记、团学办主任出席开幕式。开幕式上,总支书记做开幕式讲话并祝愿本次系列赛圆满成功,裁判员、运动员代表相继宣誓。比赛期间,运动员全力以赴、同心协力、相互鼓励;裁判员秉公执法、严肃认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保证比赛的观赏性和公正性;啦啦队员在一旁呐喊助威,为自己支持的队伍加油打气。经过激烈角逐,篮球比赛中21新闻学班荣获第一名;22广播电视学班荣获第二名;20播持班荣获第三名;22新闻学1班荣获第四名。足球比赛中,21新闻学班荣获第一名;极限队荣获第二名;23播持班队荣获第三名。本次薪火杯篮球、足球赛的举办,不仅展现了新闻学子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加强了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展现了新闻学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为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敬仰和怀念之情,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4月3日上午,兰州文理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在雁滨社区莱茵小镇中心小广场开展“清明祭英烈,共筑中华魂”活动,学院志愿者共计16人参加了本次活动。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祭祖节日,也是缅怀先烈的重要时刻。志愿者们精选具有代表性的红色诗歌,组织雁滨社区诗社成员集体诵读,社区居民为志愿者讲述英烈的生平事迹和感人故事。参与者们纷纷感受到先烈英勇顽强、不怕牺牲、无私奉献、忠诚为民的崇高革命精神。最后,社区工作人员安排我院学生和社区民众抄写了红色家书,感受了那家书背后的份量和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那种英勇。本次活动的开展,志愿者们纷纷表示要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传承红色基因,时刻铭记历史,发扬先烈们的精神,将红色基因融入血脉。同时,此次活动也增强社区居民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利于培养其家国情怀,促进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增强社区凝聚力。
3月21日下午,新闻传播学院召开班委座谈会,会议由党总支书记主持,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团学办全体成员、学院各班班委参加。会上各班班委介绍了本班情况及意见建议,开展了班主任工作情况问卷调查,通报了学生管理工作情况,对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要求。会议指出,要重视校风班风学风建设,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助力学院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要加强安全教育和网络舆情管理,提高对网络舆情的敏感性和应对能力。要严格执行宿舍卫生规范,定期开展宿舍卫生检查和评比活动,推动宿舍卫生水平提升。要持续推进养成教育,培养同学们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让大家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要关注职业规划和考研、就业工作,提高考研成功率,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充分就业。
为进一步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扎实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3月6日,新闻传播学院在文昌楼302报告厅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新闻传播学院志愿者参与了本次志愿活动。本次活动中,志愿者们负责打扫卫生,为同学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志愿者们发扬了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他们相互合作,合理分工,积极配合,对报告厅进行了较为彻底地清洁,充分展示了自己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状态,对地面进行打扫的同时将桌椅进行了合理的摆放,充分弘扬了雷锋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通过本次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提高了同学们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的意识,提升了思想境界,有利于传承雷锋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坚定信念、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志愿者们纷纷表示希望能脚踏实地做好事,互帮互助,与爱同行,建设最温暖的美丽校园。
2023年12月22日,冬至日,2021级数字出版班的同学们在班委的组织下,齐聚学生二食堂民族餐厅,开展了一场温馨而特别的“冬至节饺子宴”活动。冬至是中国传统节气之一,这一天,北方地区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承载着家的味道和团聚的温暖。为了让同学们感受到这一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能度过一个愉快的节日,班委精心策划了这次活动。活动当天下午,同学们早早地来到食堂在那里,目睹了食堂师傅们制作饺子的全过程。在欢声笑语中,一盘盘热气腾腾的饺子被端上了餐桌。同学们围坐在一起,品尝着美味的饺子,感受着家的温暖和集体的温馨。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大家放下繁忙的学业,共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通过参与此次活动,同学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感谢班委的精心组织,让他们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冬至日。大家也表示,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类似的活动,让同学们在学习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为做好国防教育工作并加强征兵政策宣传,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大学生征兵入伍政策,激发大学生参军入伍热情,鼓励和引导在校大学生积极参与应征入伍,12月7日—12日,新闻传播学院组织20—23级各班召开国防教育暨2024年春季征兵主题班会。班会上,由班主任宣讲征兵政策,从在校生和毕业生两个不同的方面切入,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了征兵入伍的要求、报名方式和注意事项,随后又对报名参军的重要意义、基本流程、优待政策、发展途径、退役安置等情况进行了全面解读,鼓励同学们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踊跃投身军营。随后邀请班级退伍复学学生分享了自己的军旅生活经历,引起了同学们的向往与想象,增强了同学们对于参军为国效力的期待。会上还讲解了国防教育的重要性,使同学们深入了解国家军队及国防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深刻认识国家安全对国家建设发展和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保障作用,深刻领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国防意识和国防义务。本次主题班会普及了国防知识,强化了国防教育,增强了我院学生的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同时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征兵政策的了解,更激发了青年学子们投身国防、逐梦军旅的热情。下一步,我院将持续在学生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国
为培养同学们团队协作的意识,提高大学生的逻辑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丰富课余文化生活,促进同学们的全面发展。新闻传播学院“团结奋进新征程奋楫扬帆再出发”第十届大学生辩论赛总决赛于11月21日在致远楼401顺利举行。本届辩论赛历时一个月,经过初赛和复赛的激烈比拼,最终23级新闻学2班和23级播音与主持艺术1班两支队伍进入总决赛。总决赛围绕“责任的大小是否应该和能力挂钩”为辩题展开激烈辩论”双方按照开篇陈词、质询、质询小结、自由辩论和总结陈词五个环节依次进行。辩论伊始,双方运用理论引出自己的观点,并结合典型事例进行分析概括,辩手们思路清晰,每一次问答交锋都正中彼此下怀,进而双方选手就辩题展开深层次的辩论,从一辩到四辩每位辩手的发言都有理有据。本系列辩论赛经过辩手们的激烈角逐和评委组的严格评审,最终,23级播音与主持艺术1班获得冠军、23级新闻学2班获得亚军,23级新闻学1班获得季军。本届辩论赛既是对辩手们文学素养功底的考验,又是对其表达能力的锻炼,同时提高了同学们的思维反应能力,掌握了更多的沟通技巧,通过辩论赛这一良好的沟通平台,展现了新闻传播学院辩手在辩论场上的非凡风采。撰稿:梁宵摄影:郝泽
为帮助我院学生全面深入了解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相关政策,掌握必备考试技巧,明确备考方向,加强面试能力。11月16日晚,学院在励志楼601教室开展教师资格证备考技巧指导讲座。讲座从教师资格证考试流程入手,指出网上报名、现场确认、初试、复试等环节都十分重要,特别强调了教资考试的注意事项,除身份证、准考证等必备物品外,仪态、着装、试讲也极为重要,并用生动形象的事例告诉同学们衣着在教资考试中的重要性。随后,分析了考教资现状,从发展前景、提升自我两方面指出教师资格证除了当教师之外,在培训和人力资源开发领域的作用。本次讲座不仅让同学们对教师资格证的备考技巧和流程有了更全面、细致的了解,也增强了学习动力和信心,为之后教师资格证考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1月14日至21日,新闻传播学院2023年下半年《形势与政策课》集中授课顺利开展,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李军、马克思主义学院赵清梅教授等6名教师为新闻传播学院879名在校学生进行了集中授课。授课教师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确看待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和优势和深刻认识国家安全总体形势,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最新讲话精神,以“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全球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如何认识当前的中国宏观经济”“深刻认识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如何端正入党动机”“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等多个主题开展了集中授课。本次集中授课是学校落实思政课教学主体责任的体现,是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写照。集中授课结束后,参加学习的同学们提交了结课论文。通过为期一周的集中授课,同学们对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和国家总体安全形势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使同学们意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责任,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积蓄力量、做足准备。(撰稿、摄影:霍震伟)
为推动学校全国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加强我院学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提升我院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修养,11月5日,新闻传播学院在励志楼604教室举办文明校园知识竞赛。此次竞赛涉及党史、校史、道德礼仪、志愿服务等知识,以抢答积分的形式进行。11支参赛队伍的选手们精神饱满、沉着应答,既展现出良好的个人素质,又凸显了团队合作精神。比赛现场气氛热烈,场下观众热情高涨。经过激烈角逐,23级广播电视学班荣获一等奖;22级新闻学一班荣获二等奖;22级广播电视学班、22级播音与主持艺术班荣获三等奖;薛丽丽、霍震伟同学荣获答题小能手,竞赛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幕。本次活动的开展,不仅加强了我院同学对创建文明校园知识的了解,还促进了班级和同学间的交流,培养了同学们拼搏进取的精神,达到了“以赛促学、以学促知、以知促行”的目的,为我校创建文明校园贡献了力量。
为弘扬“创建文明校园,构建和谐社会”精神,11月1日,新闻传播学院学生与志愿服务队成员在兰州文理学院南校区开展了创建文明校园志愿活动。在活动中,同学们听从指挥,团结一致,认真打扫。秋高气爽,落叶纷飞,同学们不抱怨,不气馁,坚持清扫落叶,仔细打扫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为学校做贡献。此次活动提高了同学们的凝聚力,拉近了大家的距离,增强了同学们的责任感。同时,也对全院同学起到了很好的宣传影响作用,从而营造一种全员参与文明校园创建的良好氛围。